- 种子来源 → 種子來源
- 此是指種子的來源或原因而說的。 種子有二類, 一者本有種子, 二者新熏種子。 本有種子, 謂阿賴耶識中, 本來含藏有有漏無漏一切有為法的種子;新熏種子, 謂阿賴耶識中所藏的種非為本來所固有, 而是由現行的前七識、 隨所應而色、 心萬差之種種熏習, 而成為有生果功能的新種子。 於此, 有護月、 難陀、 護法三師不同的主張。 一、 護月論師主張, 他以為一切種子, 是阿賴耶識的功能作用, 本來俱有, 并不是由新熏發生;熏習不過能增長養成本來固有的種子, 他引以下經論證明: 《無盡意經》謂: ‘一切有情, 無始時來, 有種種界, 如惡叉聚, 法爾而有。’ (界是因義, 就是種子差別的異名。 )《阿毘達磨經》謂︰‘無始時來界, 一切法等依。’ 二、 難陀論師主張新熏說, 他以為一切種子, 都是由現行的熏習而發生的。 因為能熏與所熏, 都是無始以來具有, 所以從無始來就有熏生的種子。 他以為, 所謂種子者, 必藉熏習而發生。 再者種子是習氣的異名, 所謂習氣, 就是現行所熏習的氣分, 由之可知種子是由新熏而來。 他也引經論來證明︰《多界經》載︰‘諸有情心, 染淨諸法, 所熏習故, 無量種子之所積集。’ 《攝大乘論》載︰‘內種定有熏習, 外種或有或無。’ 三、 護法論師主張折衷之說, 他以為諸法種子, 本有兩類, 即本有種子和新熏種子。 這兩類種子, 都是無始以來就有的。 阿賴耶識中, 具有法爾生起一切諸法的差別功能, 這就是本有種子, 此又名本性住種;同時在無始以來, 由現行的勢力, 留贮在阿賴耶識中而有生果的作用, 這就是新熏種子, 此又名習所成種。 此本新二種, 相待而能生起諸法的現行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